分卷阅读163
甜甜也把妞妞送了过去,让二老开心一点。
半个多月后,才算缓过劲来。
这时候,已进入了十二月。
天越来越冷了。
徐甜甜惊喜地发现,自己又怀孕了。
抒文得知后,紧紧地抱着她。
这新的生命,给他们一家带来了无限的生机。
他想,爹和娘知道了,也会心有所慰吧?
第99章
*
这天晚上,叶家大宅里。
妞妞已经睡下了。
叶茂才和太太围在火炉边烤着火,听着收音机。
爹和娘前后脚走了。
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
爹娘健在时,尚不觉得。
可人一走,才发现自己老了。以前有爹娘在前,总觉得自己还是个小辈。可现
在呢?再也不是爹娘跟前的孩子了。
他心里空落落的,也提不起精神来。
太太呢,也是如此。
一连几个晚上,都没睡过好觉了。
前天,太太让陈姐回家去了。
说她辛苦了半辈子了,也该享享清福了。
陈姐不舍得离开。
可他们现在只是一个普通家庭,不敢再使唤人了。
况且,也不想被外面抓住把柄。
好在抒文和翠翠常把妞妞送过来,陪着他们。
才感觉好受了一些。
今儿一早,太太跟他说:“老叶,文儿一家要是搬回来住就好了,家里也能热
闹些,宁宁和妞妞也不用来回跑了……”
他瞅了她一眼。
心说,当初不是你死活不同意,文儿才带着媳妇住在外面的吗?
现在,知道后悔了吧?
可亲家在那边住着,文儿两口子哪肯搬回来?
瞧瞧这二层小楼里,就住着他们老两口,能有多少人气啊?
这楼上的房间,窗户大,光线好,却都空着。
还真是可惜喽。
下午,在派出所给娘注销户口时,他意识到了不妥。
家里房多人少,怕是会惹来麻烦。
这也不是没有先例。
解放后,前街的那几栋小洋楼里除了看房子的,主家早跑了。
这空着也是浪费。
结果,就被市里征用了。
还有斜对面的那个大宅院,也有个啥单位上门,说是借几间空屋子办公。这一
借不当紧,来那院里办公的人是越来越多,甚至还搞起了宿舍,搬进来了几家住户。
看情景,怕是有借无还了。
跟周围的邻居们比起来,他家的宅院算是小的。
可现在,家里只剩下两口人。
若街道上或啥单位找上门来,要借房子可咋办?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房子只
要是借出去了,就甭想再要回来了。
可不借吧,怕是要得罪人。
他想了想,打算等到星期天和文儿商量一下。
*
星期六傍晚,叶抒文从驻地回来了。
晚上洗漱之后,就拉着甜甜躲在大床里面。
他搂着她,问长问短。
甜甜窝在抒文的怀里,感到暖暖的。
她咯咯笑着,享受着这份柔情蜜意。
被人关心着的感觉可真好。
可又怕外间的妞妞听见了,就捂着嘴笑。
现在天冷了,东屋里没有生火。
她怕冻着孩子,就把冬娃和春娃又挪回了堂屋里,还住在西间。妞妞在家时,
就跟她一起睡在大床上。抒文回来了,妞妞就睡在外间的榻上。
娃娃们都大了,屋子也越来越挤了。
爹悄悄跟她说,想去书店问问,看看能不能安排个单人宿舍?
他和娘可以住在那边。
她一听,赶紧打消了爹的念头。
爹是借调过来的,提要求怕是影响不好。
再说,爹和娘都快五十了,哪能住在外面?这些年来,全靠爹娘帮忙,日子才
过得这般稳妥。
哪能再让爹娘过度cao劳?
反过来,她得照顾好爹娘才对。
说到房子,公爹那边倒是地方很大。
可她舍不得孩子们。
她想,娃娃们不论大小,得跟着父母才行。
过去住一段可以,但一直呆着可不行。
第二天一早,抒文骑着自行车把妞妞和春娃送到了大宅里。
听爹提到房子的事情,也是咯噔一下。
甜甜跟他讲过,这私宅只要是借出去了,就会变得公私不分。
以后,就慢慢变成大杂院了。
那搬进来的住户,可不管那么多。
开始是单干户,接着就变成了小两口。再接下来,就是大人和小孩挤在一起。
等孩子们长大了,住不下了?就开始搭阁楼,或者贴着前墙垒小房子住。
最后,那些加盖的小房子就变成了人家的私产。
等到几十年后,主家落实了政策想要回私宅时,那些人可不会轻易搬走。
而那些私自搭建的小房子,就成了一颗颗钉子,想拔都拔不下来。
那些住户们即便把主屋里腾了出来,可那私房还留着,死活都不肯退让。而他
们的后代就住在里面,说是自家盖的房子。
主家拿他们也没办法。
房管所也执行不了。
等再过几年,他们还指望着这个向政府要拆迁费呢!
到时候,麻烦事又是一大堆。
想到此,他跟爹和娘说道:“爹,娘,要不咱找找人,把春娃和妞妞他们的户
口迁过来?”
“嗯,这也是个法子……”叶茂才点了点头,叶太太也松了口气。
当她听到儿媳妇又怀孕了,更是惊喜交加。
“文儿,等你媳妇生了,把老四的户口也落在这边……”
“好,娘,我回去就跟翠翠说说……”
叶抒文陪着爹娘,说了会话。
让春娃好好练琴,说下午过来接他。
又抱着妞妞亲了亲,这才骑着车子往家而去。
到了家里,他跟甜甜一说。
甜甜自然也很乐意。
公爹的房产,以后都是抒文的,得结结实实地占住了才行。
城里的住房一向紧张,那么一所宅子可是遮都遮不住的。等到运动一起,外面
那些犯了红眼病的可不得了,一旦相中了这所房子,哪会跟人讲道理?
他们打着公家的旗号,可是啥点子都想得出来。
现在,得按照保险的来。
“抒文,如果人头不够,把冬娃的户口也挪过去吧?咱这院子小,还在背街
上,也没人注意,多个人少个人的也没啥关系……”
“好,现在离冬娃考大学还有一年半,等冬娃考上了,这户口也随着学校走,
不过还是能算到里面……咱先应付一下眼前的事再说
半个多月后,才算缓过劲来。
这时候,已进入了十二月。
天越来越冷了。
徐甜甜惊喜地发现,自己又怀孕了。
抒文得知后,紧紧地抱着她。
这新的生命,给他们一家带来了无限的生机。
他想,爹和娘知道了,也会心有所慰吧?
第99章
*
这天晚上,叶家大宅里。
妞妞已经睡下了。
叶茂才和太太围在火炉边烤着火,听着收音机。
爹和娘前后脚走了。
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
爹娘健在时,尚不觉得。
可人一走,才发现自己老了。以前有爹娘在前,总觉得自己还是个小辈。可现
在呢?再也不是爹娘跟前的孩子了。
他心里空落落的,也提不起精神来。
太太呢,也是如此。
一连几个晚上,都没睡过好觉了。
前天,太太让陈姐回家去了。
说她辛苦了半辈子了,也该享享清福了。
陈姐不舍得离开。
可他们现在只是一个普通家庭,不敢再使唤人了。
况且,也不想被外面抓住把柄。
好在抒文和翠翠常把妞妞送过来,陪着他们。
才感觉好受了一些。
今儿一早,太太跟他说:“老叶,文儿一家要是搬回来住就好了,家里也能热
闹些,宁宁和妞妞也不用来回跑了……”
他瞅了她一眼。
心说,当初不是你死活不同意,文儿才带着媳妇住在外面的吗?
现在,知道后悔了吧?
可亲家在那边住着,文儿两口子哪肯搬回来?
瞧瞧这二层小楼里,就住着他们老两口,能有多少人气啊?
这楼上的房间,窗户大,光线好,却都空着。
还真是可惜喽。
下午,在派出所给娘注销户口时,他意识到了不妥。
家里房多人少,怕是会惹来麻烦。
这也不是没有先例。
解放后,前街的那几栋小洋楼里除了看房子的,主家早跑了。
这空着也是浪费。
结果,就被市里征用了。
还有斜对面的那个大宅院,也有个啥单位上门,说是借几间空屋子办公。这一
借不当紧,来那院里办公的人是越来越多,甚至还搞起了宿舍,搬进来了几家住户。
看情景,怕是有借无还了。
跟周围的邻居们比起来,他家的宅院算是小的。
可现在,家里只剩下两口人。
若街道上或啥单位找上门来,要借房子可咋办?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房子只
要是借出去了,就甭想再要回来了。
可不借吧,怕是要得罪人。
他想了想,打算等到星期天和文儿商量一下。
*
星期六傍晚,叶抒文从驻地回来了。
晚上洗漱之后,就拉着甜甜躲在大床里面。
他搂着她,问长问短。
甜甜窝在抒文的怀里,感到暖暖的。
她咯咯笑着,享受着这份柔情蜜意。
被人关心着的感觉可真好。
可又怕外间的妞妞听见了,就捂着嘴笑。
现在天冷了,东屋里没有生火。
她怕冻着孩子,就把冬娃和春娃又挪回了堂屋里,还住在西间。妞妞在家时,
就跟她一起睡在大床上。抒文回来了,妞妞就睡在外间的榻上。
娃娃们都大了,屋子也越来越挤了。
爹悄悄跟她说,想去书店问问,看看能不能安排个单人宿舍?
他和娘可以住在那边。
她一听,赶紧打消了爹的念头。
爹是借调过来的,提要求怕是影响不好。
再说,爹和娘都快五十了,哪能住在外面?这些年来,全靠爹娘帮忙,日子才
过得这般稳妥。
哪能再让爹娘过度cao劳?
反过来,她得照顾好爹娘才对。
说到房子,公爹那边倒是地方很大。
可她舍不得孩子们。
她想,娃娃们不论大小,得跟着父母才行。
过去住一段可以,但一直呆着可不行。
第二天一早,抒文骑着自行车把妞妞和春娃送到了大宅里。
听爹提到房子的事情,也是咯噔一下。
甜甜跟他讲过,这私宅只要是借出去了,就会变得公私不分。
以后,就慢慢变成大杂院了。
那搬进来的住户,可不管那么多。
开始是单干户,接着就变成了小两口。再接下来,就是大人和小孩挤在一起。
等孩子们长大了,住不下了?就开始搭阁楼,或者贴着前墙垒小房子住。
最后,那些加盖的小房子就变成了人家的私产。
等到几十年后,主家落实了政策想要回私宅时,那些人可不会轻易搬走。
而那些私自搭建的小房子,就成了一颗颗钉子,想拔都拔不下来。
那些住户们即便把主屋里腾了出来,可那私房还留着,死活都不肯退让。而他
们的后代就住在里面,说是自家盖的房子。
主家拿他们也没办法。
房管所也执行不了。
等再过几年,他们还指望着这个向政府要拆迁费呢!
到时候,麻烦事又是一大堆。
想到此,他跟爹和娘说道:“爹,娘,要不咱找找人,把春娃和妞妞他们的户
口迁过来?”
“嗯,这也是个法子……”叶茂才点了点头,叶太太也松了口气。
当她听到儿媳妇又怀孕了,更是惊喜交加。
“文儿,等你媳妇生了,把老四的户口也落在这边……”
“好,娘,我回去就跟翠翠说说……”
叶抒文陪着爹娘,说了会话。
让春娃好好练琴,说下午过来接他。
又抱着妞妞亲了亲,这才骑着车子往家而去。
到了家里,他跟甜甜一说。
甜甜自然也很乐意。
公爹的房产,以后都是抒文的,得结结实实地占住了才行。
城里的住房一向紧张,那么一所宅子可是遮都遮不住的。等到运动一起,外面
那些犯了红眼病的可不得了,一旦相中了这所房子,哪会跟人讲道理?
他们打着公家的旗号,可是啥点子都想得出来。
现在,得按照保险的来。
“抒文,如果人头不够,把冬娃的户口也挪过去吧?咱这院子小,还在背街
上,也没人注意,多个人少个人的也没啥关系……”
“好,现在离冬娃考大学还有一年半,等冬娃考上了,这户口也随着学校走,
不过还是能算到里面……咱先应付一下眼前的事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