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站在巨人的肩膀(第二更,求订阅)
书迷正在阅读:厉害了!女王大人不为妃、东晋北府一丘八、名门宗女、(综漫同人)别过来,我不是随便的人!、嫡谋、蜉蝣卷(重生)、七零年代文工团、[综英美]我上面有神、邪王追妻医妃别逃、天下为聘:盛宠嚣张妃
事实证明,对于男人来说身体够强,压根就不需要吃韭菜补身体。 不过,对于国家来说,韭菜还是能割就割。 当然,韭菜割多了,对国家也有好处啊! 美国为什么强大,全世界割韭菜啊! 事实证明,强国之道……割菲菜才是王道。 而在自身技术不行的时候,就更需要割韭菜,当然有些韭菜比较顽固,尤其是西洋的韭菜,还不一定甘心被割。可即使是如此,也要想办法割。 比如像史道姆那样的“韭菜”,那怕就是明知道那家伙不个好韭菜,而且骨子里看不起华夏人,也不能一脚把他踢滚蛋了,毕竟,南华的张屠夫实在太少,踢走了张屠夫,虽然不至于吃到带毛的猪,但肯定会影响到南华的技术发展。 迟早,要把那些混蛋玩意全都撵滚蛋! 但是在此之前,得把他的价值榨干用尽了!这样才能对得起他不是。 不过,倒也不是所有的西洋人都是混蛋玩意,总还是有几个好人的,弹药厂的总师,史密斯就是一个不错的家伙。他是在巴菲特从美国定购弹药生产设备时,生产方派出的工程师,负责指导设备安装和生产以及培训工人,这个时代,所有的工厂都在接到定单时,都会有类似的上门培训业务。 在那些弹药生产设备中,有两套生产边缘发火弹的设备,这套设备包括有碾压机、挤压机、缩口机等近六十台机器,但这些设备并不适合生产新式中心发火子弹。 在了解了朱先海的设计后,史密斯立即率领同行的工程师、技师对其中的一套设备进行改造,并添制包括打底机在内的多种台设备,前后将近半年的时间,在史密斯他们的努力下,南华兵工厂终于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批中心发火子弹。 “就是它了!” 看着手中拇指粗细的瓶径缩口的子弹,朱先海显得有点儿兴奋。 “有了它,咱们肯定能征服这片草原。” 不过,还不等他过了那个兴奋劲,新式子弹还在试生产时,就停产了。 之所以停产,不是因为子弹的性能不好, 其实上这种.56-.45口径的新式子弹,刚一试验,就以卓越的性能亮瞎了所有人的眼,14.22毫米粗32毫米长的瓶颈弹壳足以容纳2克发射药,尽管比不上步枪,但却可以让重达15克的11.43毫米口径的子弹达到320米初速,对人型靶的有效射程接近500米,几乎不逊于p1853步枪。 有了这种子弹,配合斯宾塞步枪,它们绝对是横扫时代的武器! 唯一的问题就是——黄铜太硬。 拿出几发紫铜弹壳的新式子弹,史密斯这位兵工厂的工程师,又一次提出了的建议。 “为了确保能够顺利生产,我的建议还和之前一样,我们目前应该使用紫铜弹壳,除此之外,没有别的选择!” 作为工程师的史密斯无疑是很负责的,直接指出了影响生产的根本原因。 “紫铜太软,而且容易过热,容易卡壳,弹壳非得用黄铜不可。” 无论是在对付高乔骑兵还是远征阿劳卡尼亚,就曾多次发生过步枪因为紫铜弹壳过热造成卡壳,所以朱先海才会坚持用黄铜弹壳。 “但是先生,挤压机在挤压引伸黄铜弹壳时,钢制的模具很容易受损,精度变差,眼下一套模具只能用200到300次,而紫铜却可以用上千次,按照一天生产一万发的速度,每天要换几十次模具。” 史密斯的解释,让朱先海想了一会,然后说道。 “既然是模具的问题,那就想办法解决它。” 话到嘴边,朱先海才反应过来,这个年代的刀具钢好像就是普通的碳素钢,挤压机的模具也是它,它的性能也就是比盖房子的钢筋稍好一点。 得,还是先想办法解决工具钢的问题吧! 工业是个系统工程。 跳跃式发展,根本就不现实。 不但工人需要培训,甚至就连最不起眼的工具钢,不仅限制了机器的性能,而且也限制了某些新发明。 所幸炼钢的坩锅是现成——这年月的机器厂,往往都是自己用石墨坩锅制造高硬度的碳素钢,用来生产刀具,这倒方便了朱先海试制新式工具钢。 他选择试制的是最“原始”的高速钢,这种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和高耐热性的工具钢,直到1898年才被美国人发明的,又称为锋钢,俗称白钢。它的配方和制造工艺都非常简单。 也就是在试炼高速钢时,朱先海才意识到,这个时代的钢材之所以昂贵——每吨高达167美元,而每吨钢运到南华的成本还要再增加几美元。就是因为所采用的“坩锅炼钢法”,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而且也会耗费大量的原料。 “要是建个钢铁厂,用平炉炼钢,那岂不是就赚大发了!” 朱先海的眼前不由一亮。 “眼下转炉炼钢法应该已经发明了吧!不过,它好像有点技术问题……” 尽管贝塞麦发明的转炉炼钢法早在1855年就已经投入使用,但是因为不能进行脱磷和脱硫,使得它只能使用优质的低磷铁作原料,而且空气中的氮对钢水的性能影响很大,限制了转炉炼钢种类及其应用。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平炉炼钢法会成为炼钢主流工艺的原因。 “西门子平炉……这会好像还只是用来熔炉玻璃,嗯,南华好像是还有个玻璃厂了……就是不知道,玻璃厂用的是不是西门子平炉。” 工业的初步,有时候比想象的更难,有时候也很简单,就像西门子平炉——也就是有蓄热室的高温火焰炉一样,差不多熔炼了近十年的玻璃,才有人用西门子平炉炼钢。 其实,很多时候,技术发展总是如此,一些新技术刚刚发明的时候,要过很长时间才会在另一个方面得到发扬光大,而在这之前,只是在某些方面得到局部的应用,甚至还有可能被历史所淹没,直到多年后才会被人从旧技术中重新“打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