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罗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风摇翠竹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04

分卷阅读104

    “我认识的霍离歌和霍安歌,从头到尾都是你!我忍着你的坏脾气,不是因为你是誰,是因为我喜欢你。”

于元意说完就放开她,霍安歌扬起手,他也不避让,眼神坦荡。

瞬间,霍安歌想起在崖底自己打过他,那时她不在乎,可现在……她的手又慢慢放下。

突然门帘响动,是小翠,“小姐,我买了月儿的胡萝卜和甜菜,我们……小姐,你的脸怎么这么红?”

霍安歌捂着嘴,一跺脚就转身离开,小翠急忙将兔子装进提篮,匆匆追出去。

“小翠,吃的东西要晒干露水才能喂月儿!”

“知道了,于公子!”

于元意看着霍安歌离去的背影,嘴角微微上扬。

☆、第九十三章风雨欲来

二丫正牵着家里的大黄在三孔桥边的河滩吃草。

天色很早,浣衣的小媳妇们都还没出门,河边只有缓缓的水流声,天上甚至还有半轮月亮的残影。

大黄很温驯,二丫松了绳子,由它找吃的,自己则坐在河滩的大石头上,看着波光粼粼的水面,默默的想心思。

二丫去了夏家好几次,送自己的绣活去寄卖,总也没碰见夏慕君,到时常撞见来教夏爷爷做竹乐器的赤羽。

他似乎不惯学夏人把头头高高扎起,而是恢复了北漠的习惯,任头发垂在肩上,用小小的木珠子扎了细细的发辫。

他不再提起那日两人在河滩的对话,每次看到二丫,都是笑着打招呼,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

他会做很多乐器,竹笛,竹萧,竹笙……还有一些二丫根本叫不上名字的,他说是巴乌,胡琴,草原上的人们喜欢用的。

夏爷爷问他怎么会这么多乐器,他说他的师傅是个乐痴,什么都会,还逼他从小就学。兴起的时候,他还会拿起刚做好的乐器吹上一段。

二丫即使不通乐理也觉得好听,这也是她为什么宁愿耽误功夫,也要自己去送绣活,而不让哥哥带过去。

昨日去的时候,他也在。他跟夏爷爷说要走了,要回北漠处理一些事情。看得出来,夏爷爷很是舍不得他,问他归期。他笑了笑,只说会尽快回来。

二丫口拙,只会说一句祝他一路平安,赤羽笑着点了点头,二丫就离开了。

不知为何,一出门,一行眼泪就下来了。她慌忙抬手擦着,却不知道身后赤羽的眼神一直追随着自己的背影。

一朵花瓣落入河中,打着旋儿跟着河水往下流。

二丫想起自己昨日的眼泪,虽然没人看见,现在心里还是烧的慌。

这就是所谓的思春吗?她赶紧摇摇头。

肖映荷嫁人的事在村里传开了,她也听到一些。

据说是嫁了一个大官做妾,聘礼都堆满了院子。有人羡慕也有人在背后说酸话,说映荷命好的有,更多的是添油加醋的说映荷怎么爬上大官的床,把自己的老娘都气病了。

自己知道这件事后,第一反应是担心哥哥。

刘磊还是每日照常去夏家,跟夏爷爷学木工,帮着料理竹子,早出晚归。本来就是不爱说话的人,这几日似乎更沉默了。

好在哥哥的心思没几个人知道,不然此刻还不知如何难堪。

女大不由娘,自己有一天也会嫁人的,嫁的那个人会是谁呢?跟哥哥一样的庄稼汉,还是……

二丫看着河里打旋的飞花,有些发呆。

赤羽背了包袱,骑了马,慢慢打三孔桥上经过。

他的目光在河滩上一人高的草丛中搜索,一个穿靛青布衣的小小身影,闯入他的眼帘,他心中一喜,扬起手却又慢慢放下。

大悲寺的老和尚说了,自己的眼睛药石无医,只看造化。虽然在师哥面前装的满不在意,可如果真的盲了……

师哥和宋爷爷被朝廷召回,师傅飞鸽传信要自己即刻赶回北漠,里面有多大关系,他不知道,现在也不敢想。

一想到即将要面对的事情,赤羽就很烦躁。最后看一眼二丫的背影,他双脚一夹,枣红马飞驰而去。

毫无征兆的,“轰隆”一声,巨雷平地起,狂风把树木吹的猎猎作响。二丫抬头看了一眼天空,黑云堆积如山,怕是有一场大雷雨,赶紧牵了大黄回去。

一阵马蹄声起,她抬眼望去,三孔桥上,枣红马飞奔而过。马上的人梳着满头的小辫,一身骑装,是赤羽。

“不知道他的眼睛好些了吗?”

二丫在心中默念道,目送赤羽的身影远去。

而此刻,在千里之外的北漠,秋风已起,百花肃杀。夏日里生机勃勃的大草原已经是一片枯黄,今年的枯水期比往年来得更早些。

游牧民族,逐水而生。一旦到了枯水期,风沙渐起,沙漠一天天吞噬草原,他们不得不拔起营帐,赶着牛羊,跟着河水走。

今年的情况异常严峻,河水越来越浅,经年流淌的泉眼竟然也慢慢干涸。没有水就没有草,没有草,牛羊就没有吃食,没有牛羊,那草原人也没有吃的了。

一些人赶着牛羊来到边境,卖给大夏人,换取三餐。另一些人,他们直接蒙起脸,干起了强盗,所到之处,一片哀嚎。

本来,这样的事情年年都会发生,大夏和北漠也有默契,大夏会派人用粮食换取牛羊皮草,北漠的各个部落首领,也会约束部落里的勇士。

可今年,抢掠事件越演愈烈,这背后是默许纵容,也是肆意挑衅。

草原上三十八个部落,竟有二十四个部落的首领在集会时明目张胆的表示,草原人剽悍善战,大夏人久安惫懒,此时正是大举进攻的好时机。

战事一触即发。

宋老爷子已经披上战甲,带领着大军,日夜兼程赶往南疆。北漠则由他的得意门生,也是时任车骑将军的魏十安及其部下率领大军前往。

两路大军同时从中都城出发,一南一北,沿途收编各地府衙的精锐部队,补充粮草。既可以扩充军力,又可以鼓舞士气。

临出发前,宋老爷子和众位将军细细分析过局势,这么多年间,北漠和南疆不是没有挑衅过,可每次都是小规模小范围,且都被大夏压得死死的。

这次,为何突然之间反扑?而且基本发生在同一时间?

行兵打仗的人,根本不相信巧合。

宋老爷子深谋远虑,两队细作在大军出发前已经派出,分别前往南疆和北漠打探消息。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即飞鸽传回。

宋老爷子一生征战无数,每次都是抱着必死的决心踏上沙场,这次也不例外。临出发前,他给霍乘风留了一封信。

“乘风吾孙:

男儿生于世间,自当顶天立地。

我宋玉川一生无悔,唯愧对妻儿,只盼将来黄泉相聚,重享天伦。

外公此去未必可返。愿吾孙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