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罗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科举之首辅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4

分卷阅读4

    夫子处离开后,就回了书院学子住的斋舍。

致远书院不是什么有名气的大书院,书院的条件也很一般。

一间不大的房子住六个人,一人一张小床,然后共用三个大书案。

当然也有条件好的斋舍,但那就不是宁砚能住的起的。

宁砚在他住的斋舍里也是不合群的那种人,所以对他久病归来,同舍的人就不痛不痒的问候了一声就接着温习课业了。

即将院试,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榜上有名。

宁砚也没有热脸贴冷屁股的爱好,将箱笼放下。

然后将床铺整理了一下,点上一盏油灯放在床头,背靠着墙,一边嚼着从家带来的烙饼,一边翻开书看了起来。

不说原来的宁砚,就是现在的他在试帖诗上也是短板。

院试的试帖诗要求五言六韵,乡试、会试要求的是五言八韵。

首联要“破题”,用韵方面要守“八戒”。

大凉对试帖诗方面要求的不像清朝恢复试帖诗后规定的那么严格,但写起来依旧不容易。

这剩下的一个月他还得下几分苦工。

窗外夏虫的不绝于耳,同舍的人也都一个个熄灯睡下,觉得脖子酸疼的宁砚这才放下书,将灯吹灭,借着月光摸到了窗边。

斜倚在窗边,没有对月长思,而是处于放空的状态,什么都不去想。

半晌后,宁砚摸了回去,躺下开始睡觉。

**

学舍。

早早就到了的宁砚将自己从家里带来的几本书摆在了书案最显眼的地方。

他自己则是摊开一本书,跪坐在垫子上默读。

没过多久,从门外进来的一个人穿着绸衣的人进入了宁砚的余光范围,宁砚搭在腿上的右手轻点了两下。

这人叫管光武,明面上是凤鸣县县令之子。

但实际上是凤鸣县县令亲弟的儿子。

县令亲弟是个商人,大凉律法规定,商人子弟不允许参加科举。

刚好这个县令膝下无子,他亲弟为了儿子前途着想,就把儿子过继给了县令。

在凤鸣县这地界,管光武不缺权,也不缺钱。

整日在书院也是游手好闲,实打实的纨绔膏粱一个。

书院里,多数人看不起管光武,他们都标榜自己熟读圣贤书,不屑与管光武这样的人为伍。

而少许刻意讨好管光武的,管光武又看不起。

所以管光武在书院和宁砚的处境相似,都是那种没有朋友,处于被孤立状态的人。

管光武一边把玩着腰间佩戴的玉佩,一边迈着四方步往他的座位走。

看到大半个月没见的宁砚,管光武特意瞅了两眼。

然后就看到了宁砚桌子上的几本书。

他不喜欢儒家的东西,偏偏对一些志怪书籍,或者是话本、野史之类的东西感兴趣。

但不管是他亲爹,还是他继爹,都明令禁止他看这些东西,他也只能偷偷摸摸的看。

而宁砚桌子上的这几本书,他听别人说过,但在凤鸣县的书坊他却没找到。

心痒痒的管光武在宁砚的旁边停了下来。

“咚!”沉甸甸的两锭银子扔在了宁砚的桌子上。

“二十两银子,买你三本书。”

因为古代不管是造纸还是印刷的技术都比较落后,一本书的成本价就在三四贯钱,也就是三四两银子。

所以宁砚知道书很值钱,但事实摆在眼前的时候,还是让他有些眼红。

家里可是有几书架的书啊!可惜的是一本都不能卖,两个女人当传家宝似的守着那些书。

宁砚暗自掐了自己一下,强迫自己从白花花的银子上移开视线,语气淡定的说到:“不卖,只租。”

管光武又扔了一锭五两的银子,双手抱胸,自信的等着宁砚答应。

“不卖,只租。”

宁砚重复了一遍。

管光武皱眉说到:“宁砚,我给的价已经和书坊的新书是一个价格了。”

“不卖,只租。”

宁砚依旧是这一句话。

“你……”

“有钱都不要,真是个傻的。”

管光武撇撇嘴,朝宁砚抬了抬下巴。

“不卖就不卖,开个价,怎么租?”

“一本书一天三十文,租一个月。”

三本书一天就是九十文,一个月下来就是两贯七百文。

一石米也才六百五十文,这两贯七百文可以算是一笔巨款了。

管光武将扔到宁砚桌子上的两锭十两的银子拿回,留下了一锭五两的。

“身上没有碎银子,多的先放你那里,下次再给我带两本类似的书。”

说完,管光武便拿着书走了,宁砚还听到了他的嘀咕声:“怎么我就没一个做翰林的爷爷呢。”

宁砚将桌子上的那锭银收进袖子中,这一幕刚好被坐在宁砚左手边的刘广看到,鄙夷的说了一句:“自甘堕落。”

只是这语气到底有几分是嫉妒就不得而知了。

宁砚充耳未闻,双手平放在膝盖上,静心读书。

当学子们陆陆续续的进入学舍后,曹夫子才姗姗来迟。

手上也不拿书本,只是拿着一把戒尺和一个酒壶。

在夫子的座位上坐下,曹夫子先饮了一口酒,才开口说到:“今天以‘子柳之母死’(出自)为题,作一首试帖诗,下学时交给我。”

第4章伙房闹剧

子柳之母死是中讲的一个故事。

说的是一个叫子柳的人,他的母亲死了,但没钱安葬。

他的弟弟子硕就提议把庶弟的母亲卖了葬他的母亲。

子柳不认同这样的做法,拒绝了。

后来在别人的资助下,把她的母亲安葬了后,子硕又想用剩下的钱买祭祀用的器具。

子柳也拒绝了,说君子不惜丧葬之事以利其家,就把这些钱分给了贫寒的兄弟。

理解起来,就是人不能借机发不义之财。

宁砚记得前世的明朝有一本书叫,其中有一句话就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本书在这个世界是没有的。

宁砚思忖之后便准备从这里破题,笔尖润墨,便准备落笔。

其余的人多数还在苦思冥想,只有寥寥数人提笔落字,但手下也是或犹豫或停顿。

曹夫子抚了一会儿他精心呵护的胡须,然后拿着戒尺,提着酒壶站了起来,在学舍内走起来,在每一个学子身边会驻足片刻。

等走到管光武身边的时候,正看书看的入神的管光武一点察觉都没有。

曹夫子重重的咳嗽了一声。

管光武一个激灵,条件反射似的将书往书案下塞。

只是还没等他塞下去,就被曹夫子用戒尺给挡住了。

“手伸出来。”

曹夫子板着脸说到。

管光武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