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罗小说网 - 高辣小说 - 工业之动力帝国在线阅读 - 第20章 烂账

第20章 烂账

    吴忠华看着梁远兴致勃勃研究李远玲写下的那组数据说道:“小远我听说你廖n"/>n"/>说在基础科目里你的物理基础是最好的,假如小远考上了少年班,以后打不打算选择航空方面的专业啊。”

梁远挠了挠脑袋说道:“我也不知道呢,听mama说从事这个行业需要持久的热情,光是兴趣是不够的,我也不知道我的兴趣能维持多久呢。”

梁远心想我是对发动机成品有兴趣,对原理可是半点兴趣都欠奉。

吴忠华对着李远玲说道:“下月7号东大的少年班开考,今年是东大自己出题没有用全国高考的卷子,难度可能要比往年略高些。我问过东大负责招生的马小远思路开阔,看问题全面,而且思维的跳跃度相当大。反正小远年纪还小还可以考三四年呢。”

梁远刚想说这回考不上,明年暂时不去试了,吴忠华桌上的电话响了起来。吴忠华拿起电话嗯了几声然后挂断了通话。然后对李远玲说道:“后勤洪所长的电话,说909研发的涡喷13后过涡扇发动机用在飞机上要比涡喷发动机推力大、省油,为什么909所不研发涡扇发动机呢?”

吴忠华看着两个人都好奇的看着自己,苦笑着说道:“这话说起来可就长了。”

李远玲连忙站起身拿起茶壶,倒了两杯茶递给吴忠华一杯说道:“老师慢慢讲,这个龙井我都好多年没有喝过了,上次喝的时候还没毕业呢。”

吴忠华接过茶杯吹了吹升起的热气,轻轻的押了一口说道:“上次那个可比这个珍贵多了,那还是62年我第一次平反后去看总理,当时总理对我说要安心工作,当好航空事业的排头兵。临走时总理给了我那包茶。”

吴忠华泛起了回忆的神色说道:“斯贝发动机项目的起始是1970年,总理最先提出来引进的,72年中美建交之后,我们同西方的关系就基本正常化了,因此1973年英国就说服了巴统,答应可以向中国转让斯贝发动机技术,可惜在引进时中央内部分歧较大,没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决策上反复了几次,久拖不决。从75年才开始准备试制,直到79年我们一共造出了4台样机,老师第二次平反恢复工作之后去看望过邓大姐,邓大姐对我说总理去世前2个月,还提起过我和斯贝发动机项目,说以后找机会把吴忠华调回北平,斯贝还得让他去搞。”

吴忠华又叹了口气继续说道:“斯贝国产化正式立项之后,很多人都知道这个项目算是总理的遗愿,干起活来连命都不要了,只用了三年斯贝发动机的国产化率就达到了70%,国产化初步成功之后,我们把三台国内生产的斯贝发动机送到英国罗罗公司做测试,三台都达到了罗罗公司的出厂标准。当时项目组正准备再接再厉进一步提高国产化水平时,国家下达了因的经济工作重点转移,斯贝发动机国产化项目取消的文件。整个项目组就此解散。”

“我们签署技术引进协议时承诺,在首批购买50台斯贝发动机整机之后,未来还会在罗罗购买50台斯贝发动机组件,国产化项目一取消,这个承诺也黄了,由于是我们单方面撕毁合同,最后还赔偿了罗罗200万英镑。斯贝国产化的项目下马时,刚好海军想要引进英国的42型驱逐舰,老师为了继续研究斯贝的核心机,就顺手推动了斯贝改这个项目。”

“至于涡喷13,那是909所为了给歼八和歼七做动力改进而上马的项目,可以说涡喷13是901所给909所下达的研制任务。眼下我们的发动机研发是附属于生产飞机的主机厂的,发动机的研发、资金流动、采购、供货等等都得听主机厂安排,是整个飞机项目中一个小小的子项目。”

“901所就是国内最大的飞机制造企业盛京飞机制造厂,主要就是给空军研制生产飞机,空军目前装备的歼五、六、七、八都是盛飞首先搞出来的,目前国家陆续装备的新歼也是盛飞前几年研制出来的,因此只要是901的盛飞有项目,作为给901配套的909就会有项目。”

“吴爷爷,那您研制的斯贝发动机是给哪个飞机做配套的呀?”梁远装成啥也不知道的样子明知故问。

“斯贝发动机是西飞给海、空军研制的通用型歼轰七(注2)的动力配套项目,只是歼轰七项目进行的非常艰难,79年歼轰七项目正式立项之后就陷入了争吵之中,歼轰七设计搭载两名飞行员,空军希望座舱采用并列式布局,而海军则希望座舱采用串联式布局,光这个就足足吵了三年。”吴忠华伸出三g"/>手指比划了一下。

“直到英阿马岛海战之后,项目组才确定采用海军的建议做串联式布局,不过从此之后空军对歼轰七就不上心了。”

梁远一听心说这不就是土鳖版的f35么,大米粒坚搞f35战斗机通用化之前肯定没看过土鳖搞歼轰七的过程,否则不会一头跳进通用化的大坑,好歹土鳖是海、空军两家打仗,大米粒坚那是海、空、海军陆战队三家混战,难怪以大米粒坚的实力,f35搞了十六、七年还没有正式装备部队。

“空军对歼轰七飞行座舱改用串联式布局十分不满,认为此种布局的歼轰七达不到空军的战术要求,最后歼轰七的研制经费都走了海军预算,整个项目组才分到4个亿的经费。4个亿连搞机体都不够,因此在有50台原装斯贝发动机库存的情况下,国产化斯贝的项目就这样取消了。”

梁远听吴忠华说完心想吴老还是个纯粹的科学家啊,上边说啥就信啥。

国内飞机制造业的老大盛飞901所,向来把军用飞机生产这块看成自己家的自留地,当年盛飞和西飞竞争歼轰七失败之后,看西飞不顺眼那是一定的,空军从建国后就一直在用盛飞的飞机,双方的关系纠缠了三四十年哪里是一句密切可以道尽的。空军对歼轰七的失望继而放弃了歼轰七,这中间要是没有盛飞煽风点火才怪呢。

前世巨牛无比的成都飞机制造厂911所,80年代在夹缝中搞到歼十项目之后,在航空系统内部也是被打压的抬不起头,当年空军和盛飞的口号就是要27,要更多的27,以至于基本完成了所有飞行测试的歼十连装备部队的机会都没有,直到386有一次视察911所,当时的歼十试飞员田雨强在boss眼前把歼十飞的**无比,386一见钟情,在听闻歼十没人要之后雷霆大怒,回京之后招集所有的空军高层开了个会,据说整个空军除了少数高层之外,都被386撸得凄惨无比,从此歼十才一飞冲./